抗战时期有大量的国外武器在国内参加抗战,中国人给这些武器都起了非常贴切的外号,其中手枪有“一枪二马三花口”,这三种手枪都是美国枪械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其中“一枪”和“三花口”是比利时FN公司生产,“二马”由柯尔特公司生产,今天主要讲一讲“三花口”即勃朗宁M1900手枪,国内绰号花口撸子。 约翰·摩西·勃朗宁在研发出勃朗宁M1900(枪牌撸子)和柯尔特M1903(马牌撸子)几乎占领世界现代小型自卫自动手枪市场的情况下又将一幅全新设计的手枪图纸,交给了与他有过密切合作的比利时FN兵工厂(不得不说约翰·摩西·勃朗宁真的是枪械设计大师),这就是本文的主角—勃朗宁M1910手枪。 勃朗宁M1910手枪 1908年勃朗宁在7.65×17mm手枪弹基础上,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称为9×17mm勃朗宁手枪短弹,和9×19mm巴拉贝鲁姆弹相比,该弹质量轻,后坐力小、威力适中、杀伤力大,非常适合作为军、警两用枪弹,勃朗宁正式有了这种子弹才能推出小巧的勃朗宁M1910手枪。 勃朗宁M1910手枪是勃朗宁紧凑型手枪的集大成之作,勃朗宁为了贯彻紧凑型和小巧的设计思想采取了复进簧中置的布局,把复进簧直接套在枪管上让枪管兼具发射枪弹和复进簧导杆两种用途,从而在枪的整体造型上取掉了一个复进簧直径的高度。 可以看到M1910比一个成人手大不了多少 勃朗宁M1910手枪的瞄准机构是直接在套筒顶部开了一道纵向前后贯通的凹槽,在凹槽内的前端装一个小巧且埋头的片状准星,凹槽起到了引导射手构成瞄准线的作用对提高手枪快速瞄准的指向性极为有利;由于没有凸出的准星和照门彻底避免了从枪套中拔枪时可能发生的钩刮情况的发生,特别是对一些需要把武器藏在衣服里的隐形战线工作者紧急拔枪时非常方便,再加上勃朗宁充分地集中了以往各型手枪特别是“枪牌”和“马牌”的优点,比如在“花口撸子”上采用了类似“枪牌撸子”的扳机及扳机连杆和击发阻铁结构,而握把保险、手动保险、不到位保险和枪上无弹匣保险机构。 M1910凹槽准星,可以看到凹槽 勃朗宁M1910手枪被叫“花口撸子”的原由是在枪口套的前缘上加工了一圈滚花,目的是在分解和结合中旋转枪口套时手不至于打滑而且还增添了枪的美观性,正是由于枪口套上的这一圈漂亮的“滚花”,在国内被称呼为“花口撸子”。 “花口撸子”的来历 勃朗宁M1910属于勃朗宁“一枪二马三花口”的老三,这个老三并不代表花口撸子不如老大和老二,而是由于武器直观上应该带给人一种威慑,花口撸子作为武器过于秀气,那些从战火中走来的士兵会认为花口撸子不够威慑用起来有些不踏实。 M1900、M1903、M1910,可以看出M1910个头最小 勃朗宁M1910“花口撸子”有相当多的数量进入中国,由于数量太多,国内没有仿制和改造,所以所有“花口撸子”都是原装的。 电视剧《亮剑》中358团楚云飞赠给李云龙的手枪就是“花口撸子”勃朗宁M1910手枪。原著中是袖珍型M1906. 经典台词:一雄一雌,云龙兄要哪个?